

-
官方微信
-
扫码献爱心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1-01-13 00:00
贵州省慈善总会第三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工作报告
(征求意见稿)
各位理事、会员代表:
2020年,省慈善总会(以下简称“总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在省民政厅的大力指导支持下,以“战疫情、助脱贫”为主线,依法有序开展慈善活动、实施慈善项目、推广“善行贵州”品牌,全年共募集慈善款物29604.59万元(其中疫情防控捐赠款物13826.89万元);累计安排使用慈善款物29148.3万元(含上年结余及中华慈善总会药品捐赠数据),充分发挥了慈善在疫情防控、扶贫济困、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重要补充作用。现将全年工作情况和2021年工作打算向理事会报告如下:
一、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实党建力促发展,坚持依法行善坚守风险底线打造阳光慈善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加强支部建设提供组织保障。总会以党建工作统揽全局,组织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二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改善民生水平、创新社会治理、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慈善组织职能作用,确保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总会工作中坚决落到实处。着力发挥总会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加强支部思想、组织、作风、队伍和廉政建设,以学理论、学党章、学法规、学政策、学业务“五学”强化党员干部思想武装,组织开展了“挂牌督战支部共建、防风险守底线、政治生日政治家访、家风建设、慈善社工志愿服务实践”等主题党日活动。2020年12月,总会党支部被全省社会组织党工委授评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达标单位”,为推动总会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是健全机制制度,加强信息公开防范廉政风险。持续实施“信息公开、透明慈善”计划,依照《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进行信息公开、慈善宣传、互联网募捐。加强总会“一站两微”效能管理,升级完善“慈善贵州”信息平台,提升数据服务功能,及时准确发布慈善活动信息、善款募集使用和项目执行情况,扩大平台传播效应的同时,结合慈善募捐、项目实施、机构合作、困难救助、网络宣传等重点工作,切实加强重大风险防范工作,不断提升意识形态风险的排查、研判、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重视党员干部依法廉洁从政的教育和管理,从民生领域腐败案件和意识形态、服务发展、安全生产等方面多次开展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真正做到心中有底线、不碰高压线,坚决严防“四风”问题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情况出现。不断完善内控制度、规范内部治理,重规范、讲纪律、转作风,不断提高总会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和依法行善意识,打造“阳光慈善、廉洁慈善”。
(二)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汇聚慈善力量助力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
今年初疫情爆发后,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总会作为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物保障组成员单位,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抗击疫情•守护家园”募捐倡议。以超常规举措、高标准要求、超负荷运转的担当奉献取得创历史新高募捐成绩,共筹集疫情防控捐赠款物13826.89万元。募集资金在全国慈善会系统排第7位,占全省慈善捐赠资金量的28%。所募集款物全部由省物资保障组统筹安排调配,全部用于支持省内医疗重点机构和支援湖北、鄂州疫情防控,以及帮助省内复工复产复学和恢复社会经济秩序,为“战疫”提供重要保障。期间,总会建立建全应急工作机制制度,严格规范捐赠服务,依法公示捐赠信息,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项目跟踪评估,配合省审计厅完成疫情防控专项审计工作,疫情防控捐赠工作依法有序有效,为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阶段性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总会参与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组工作期间的捐赠动员、信息公开、活动开展、物资保障等工作均作出指示、批示,对总会动员积极社会力量参与疫情防控、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应急物资保障、发起“天使守护”爱心行动等工作给予了特别肯定。
一是及时响应,健全机制,捐赠服务依法有序。全省启动一级响应后,总会闻令而动,于1月26日即取消春节假期开启战时状态工作模式,启动《省慈善总会特大灾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和响应机制,全力以赴投入抗击疫情战斗。即时成立由总会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募集宣传和物资保障三个工作组,从人员安排、机制建立到规范实施、服务落实,确保了疫情防控期间上亿资金物资捐赠服务依法有序高效完成。
二是履职尽责,倾力奉献,坚守慈善为民初心。面对疫情期间成倍增长的爱心捐赠带来的超大负荷工作量,总会全体人员倾力奉献,不舍昼夜地投入捐赠服务工作。特别是物资组保障人员在整个疫情期间的物资接收分发工作中面临未知的感染风险,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冒着危险外出完成物资接收、仓储发放等工作。在灾害面前,总会全体人员舍小家为大家,全力汇聚社会爱心,坚守了慈善为民、服务社会的初心底线。
三是撬动黔地大爱,汇聚慈善力量。面对紧张疫情,社会各界积极响应。贵州本土企业反应迅速,积极伸出援手。茅台集团企业及海内外经销商,中天金融集团、华创证券、贵州银行等全省金融系统的银行、证券、保险等多家企业,众合天下、乌江能源、贵州酒店集团、磷化集团、卡布集团等爱心企业踊跃捐款捐物,在境内外多方筹措采购防控急缺物资,彰显本土企业责任担当和大爱情怀。企业捐赠款达9754.20万元,占捐款总金额的92.08%。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慷慨解囊,个人捐赠总额达527.27万元,捐赠人次、数额为历年灾害募集之最。在捐赠群体中有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职工,有残疾人朋友、退役军人、出租车司机、学生,有律师事务所、各行业协会学会等机构组织和普通民众。海外华人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守望同胞,克服艰难险阻穿山越海助力家乡。在国内物资最为紧缺之际,日本日和商事株式会社、美国大文行酒业公司,部分茅台海外经销商,欧美、南非、中东贵州商会,吉利集团、磷化集团等企业的海外机构在国外多方筹措,克服重重困难,将采购募集的物资及时运送捐赠到国内,共捐赠口罩、防护服、测温枪、护目镜等医用物资计465万件,折价1015.84万元,用实际行动诠释海外华人华侨的爱国之心和同胞之谊,为抗疫注入了守望相助的贵州慈善温度。
四是捐赠款物高效直达防控一线。疫情捐赠工作中,总会坚持依法依规、尊重意愿、按需调配、因地制宜、快出快用等原则有序高效运转,所有捐赠款物在省医药物资保障组的统筹安排下,通过省粮食储备局、省医药公司、一树药业等指定渠道,全部用于支持省人民医院、贵医附院、将军山医院、省职工医院、省疾控中心等多家省级、市州级重点医疗防疫机构,用于统筹采购疫情防控所需设施设备及防护服、隔离衣、护目镜、口罩及口罩过滤内衬等应急物资,全力支持一线防疫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学。捐赠款物有效使用率达98.7%,在最急需之时最大化发挥慈善能量,凸显慈善在重大灾害响应中的重要作用。
(三)广泛动员社会参与,集聚慈善资源助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一是畅通渠道,募集社会捐款8014.48万元助力脱贫攻坚。其中贵州移动公司定向捐赠望谟县1500万元用于开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解决和改善易地扶贫搬迁困难户生活条件;中天金融集团中融人寿捐款1000万元实施望谟县大湾村产业发展、村寨建筑工程优化、基础设施完善及村容村貌提升、村庄文化建设、就业保障补助等精准扶贫项目;中天国富证券有限公司捐赠1000万元,其中100万元用于支持从江县下江镇秋新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产业发展;900万元用于支持赫章县修建学校、幼儿园和卫生院等扶贫项目;贵州银行捐赠799万元用于支持丹寨县、榕江县产业扶贫项目。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为“益童乐园”项目捐赠投入800万元,助力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儿童关爱、保护和发展。截至11月30日,总会共实施“善行贵州”系列精准扶贫、赈灾济困、助老扶幼、文化教育、生态环保”等9个分类74个慈善项目,覆盖9个市州88个县,项目受益群众达80万人次。其中全省已建成的61个“益童乐园”站点共计服务儿童436952人次,累计参与活动志愿者服务8484人次。
二是搭建平台,开展医疗救助和物资募集,切实做好兜底保障。2020年,总会共实施了“中移动爱心行动、救急难、微笑列车、爱未来”等8个慈善医疗类救助项目,累计发放医疗救助金683·59万元,救助贫困患者1425人(次)。实施中华慈善总会大病医疗援助药品项目,累计接收援助药品价值7415.41万元,为450名大病患者发放援助药品价值8198.49万元。累计募集接收社会捐赠物资共计2336万余件(支、套、双、瓶、箱),价值4250.73万元(含疫情防控物资捐赠3234.23万元),已调拨发放物资价值4132.02万元。为筑牢兜底保障网、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挂牌督战,导入慈善资源支持“9+3”县区如期完成脱贫任务。2020年,总会共向9+3县区安排捐赠帮扶项目款物累计4739.18万元 ,其中“慈善情暖万家活动”慰问困难群众款物127.6万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生活要件改善、村居环境改造、产业扶贫、赈灾济困”等15个慈善项目,共投入慈善帮扶资金4445.03万元。今年,省慈善总会服务中心编入省民政厅兜底保障脱贫攻坚第十二督战队,定点对六盘水市水城县开展挂牌督战。总会成立了工作专班,抽调专人精干力量,认真督导水城县全面开展摸底排查和核验评估,确保及时发放基本民生保障资金,参与指导和积极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服务有关工作,确保水城县民政兜底保障制度实现应兜尽兜应保尽保,圆满完成督战任务。
四是响应号召,积极探索“慈善消费扶贫”新模式。总会成立了工作专班,制定《消费扶贫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20年行动方案》,积极为企业搭建市场产供销平台渠道,创新消费捐赠模式,鼓励扶贫企业、农村合作社、公益组织围绕贵州绿色原生态优势推荐扶贫产品和扶贫项目,促进慈善资源与贫困地区客观需求的渠道对接,共为从江、黎平、水城、榕江、石阡等县区提供消费扶贫爱心订单95.14万元。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的方式将企业社会责任、慈善公益、百姓脱贫致富有效联结,带动农户增收,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四)启动退役军人关爱项目,搭建专项基金募集网络,为退役军人关爱体系建设添砖加瓦。
2020年,总会与省退役厅联合发起设立“退役军人关爱基金”项目,指导推动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慈善会系统全部设立关爱基金,实行分级分区募集和管理,通过“慈善贵州”平台、“9.9公益日活动”、“全省慈善一起捐”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动员,在疫情捐赠刚结束背景下,引起社会积极关注和反响,再次激发了公众关爱退役军人捐赠热情。茅台集团、华创证券、中天国富等本土企业大力支持,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积极参与,截至11月30日,全省各级专项基金共募集资金6628万元,其中省级基金募款1484.26万元(“99公益日”互联网单日募集资金达330万元,其中茅台集团职工捐款达180万元)。贵阳市、遵义市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本地资源开展募集,募集资金分别达到1818万元、441万元。毕节市、铜仁市、黔南州等依托总会开展募集工作,募集资金分别达到258万元,559万元,453万元。县级慈善会在本次募集活动中取得可喜成绩和重大突破,德江县、三穗县99公益日募集资金分别达到30万元、18万元。推动在全社会营造关爱军人、推崇英雄的社会氛围和慈善意识。
(五)省、市、县慈善系统三级联动,投入“两场战役”成绩显著。
2020年,全省慈善系统联动发力,经受住了“战疫”和“战贫”考验,取得募集款物总额达5.68亿元的突出成绩,为贵州打赢两场战役作出了重要的慈善贡献。其中募集款物5000万以上的市州慈善会有:遵义市慈善总会募集款物合计1.68亿元,黔东南州慈善总会募集款物合计9988.07万元,安顺市慈善总会募集款物合计9515.1万元,贵阳市慈善总会募集款物6859.77万元,毕节市慈善总会募集款物合计6185.81万元。募集款物2000万以上的县区慈善会有:播州区慈善协会募集款物1.08亿元,西秀区慈善会募集款物4153.85万元,从江县慈善总会募集款物2157.62万元,新成立的仁怀市慈善总会,首次募集捐款就达到1272万元。在慈善项目实施方面,播州区、西秀区的“河仁基金会扶贫项目”、毕节市“龙天来扶贫助学基金”项目,投入资金量大、帮扶效果好。贵阳市的“织爱贵州”项目,六盘水市的“大连阳光班”助学项目,黔东南州的“慈德圆梦”助学项目,黔南州的“慈善黔南•爱老敬老”助老项目,黔西南州的“甬黔儿童科技体验馆”项目,铜仁市的“圆贫困生大学梦”助学项目,遵义市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捐助项目等,在地方扶贫济困、助学助医、扶老助幼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凸显了示范效应。
(六)提高贵州慈善“声量”,慈善宣传和公益活
动形式多样亮点纷呈。
一是领导重视关心。省领导、省老领导非常关心总会发展,多次出席总会活动,指导支持“慈善情暖万家”“益童乐园”等项目实施。6月1日,省政协原主席王正福、省人大原副主任龙超云出席由省关工委、省慈善总会联合在从江开展的“慈善情暖万家”儿童慰问活动,给与改项目活动充分肯定。7月22日,“善行贵州携手抗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慈善公益活动在贵阳举行,鸣谢致敬“抗击疫情·守护家园”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出突出贡献企业、单位、个人、最美志愿者和社会各界爱心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力,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世杰,省政协副主席李汉宇、罗宁等领导出席活动。11月23,省政协原主席、省关工委主任王正福出席“慈善情暖万家”全省启动仪式和“益童乐园”二期项目启动仪式,为“省关心下一代活动室”001号站点揭幕,活动室将在全省“益童乐园”实现全覆盖。
二是举办品牌公益活动。9月2日,在贵阳举办第七届全省慈善项目推介会,搭建慈善交流平台和项目推介载体,助推脱贫攻坚,现场展示推介“善行贵州”系列品牌项目、各市州地慈善会项目、部分省级慈善组织和基金会项目、企业精准扶贫项目、99公益日主题项目等慈善项目40个。11月23至25日,联合壹基金、字节跳动公益、万达集团在丹寨举办“善行贵州·为爱同行”系列公益活动,包括“益童乐园”二期项目启动仪式、2021“慈善情暖万家”启动仪式、“商业向善”公益圆桌对话、“公益+体育+旅游”环湖徒步和群众性文体展演等活动,成为全省慈善公益领域的盛事。
三是顺利启动项目大赛。与省社会组织管理局联合举办第二届慈善公益大赛,获得300万元省级彩票公益金和吉宏股份100万元冠名捐赠支持,大赛以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完善易地扶贫安置区社区服务与治理为目标,评选出贵阳市云岩区合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贵州省为爱黔行公益服务中心等12家公益社会组织申报的项目进行支持,《幸福新家,幸福“心家”》、《新市民梦想驿站》2个方案获大赛金奖。
四是开展“9.5中华慈善日”系列活动。以“决战脱贫攻坚,助力疫情防控”为主题,动员和携手宏立城公益基金会、观山湖区政府在花果园双子塔、观山湖金融城开展持续半月的“第五个中华慈善日”和“善行贵州”大型灯光幕墙主题宣传,共同营造社会积极向善的慈善氛围。9月5日,承办“慈善信托专题研讨座谈会”,邀请省银保监局、贵州银行、贵阳银行、华能贵诚信托等部门机构负责人,专家学者、律师、媒体代表就慈善信托在贵州的探索与实践进行深入探讨。9月18日,协同省民政厅组织参展第八届中国慈展会,以“决战脱贫攻坚,聚力善行贵州”为主题,慈善“贵州馆”精彩亮相,全面展示贵州慈善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成果,推介贵州慈善项目、消费扶贫产品。民政部部长李纪恒、副部长王爱文巡视展区时驻足“贵州馆”,与陈敏会长、彭旻厅长交流,对贵州组织参展工作给予肯定。
五是加大全媒体宣传力度。全年累计在国家和省级主要媒体发布信息报道321件(次);总会官方网站共计发布慈善资讯、公开信息404条;微信公众号粉丝达到33000,累计发布稿件148篇,阅读量累计31058次;官方微博总计发布微博171条,阅读量累计54.2万,其中最高阅读数11.7万。贵州慈善“声量”不断提高,“善行贵州”品牌效应进一步凸显。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不足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中央“十四五规划”提出:“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慈善事业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也已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全省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回顾总会近年来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助力脱贫攻坚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仍需正视不足,强规范、补短板、重创新,夯新基、起好步,引领全省慈善组织有新作为、新发展。
(一)社会非定向募集能力较弱,互联网慈善发展较滞后。鉴于现阶段慈善社会募集的灾害刺激和国家战略指导性特点和不确定性特征,受疫情后经济下行、互联网慈善发展滞后等因素影响,总会的慈善募集在今后一段时期将面临很大困难和挑战。未来需积极推动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发挥作用的政策倡导,着力发展“互联网+慈善”,在推动立法创制、资源激励、专业优先、项目管理、品牌塑造、行业联动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解决目前慈善工作中信息不对称、动员力不足、透明度不高、管理效率较低等问题,进一步激发慈善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慈善活动和突发事件中的紧急应对缺乏政策指引、立法支撑和能力支持。通过对此次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回顾反思,慈善组织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能力建设亟需提升,慈善效应未能完全有效发挥。未来需进一步推动建立政府部门与慈善力量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协调调度机制,进一步明确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社会工作等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地位、参与责任、参与机制、动员机制和保障激励,强化对慈善组织、捐赠人、志愿者参与突发事件的能力培训、保障激励和支持措施,加强慈善应急管理机制制度建设,提升慈善应急管理服务水平。
(三)贯彻落实《慈善法》,依法治善、依法行善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鉴于全省慈善组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工作基础较薄弱的实际,总会目前在引领和联动慈善组织开展社会动员和募捐活动的能力尚显不足,贯彻落实好省民政厅新出台的《贵州省促进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任重道远。未来要进一步发挥总会作为资源型枢纽型慈善组织的行业引领示范作用,依法有序有效开展募捐,带动慈善行业更加公开、透明、高效;要积极推动善理论研究、慈善文化弘扬、慈善教育普及、慈善舆论引导;要推动政府在慈善精神鼓励、优惠政策落实、专业队伍建设、慈善行为监管、购买慈善组织服务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支持机制;要推动建立慈善行业协作机制、形成行业合力,推动我省慈善事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治理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2021年的工作打算
2021年,总会要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要求,在省民政厅的指导支持下,以党建为统揽,以《慈善法》为准绳,推动总会发展在“十四五”新篇章开好局、起好步。
(一)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和组织保障,提高站位。
要按照社会组织党员有为、党组织有力、党建工作有效的工作要求,坚持党建引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以抓组织生活、抓班子建设、抓运行机制、抓档案管理、抓政治引领“五抓”为指导,扎实推进总会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继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学习制度,丰富学习内容,活化教育载体,将党的全面领导、党建工作全面融入总会业务工作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持队伍清正廉洁,为事业阳光透明提供组织保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提升能力,夯实基础 。要进一步完善总会职能职责,加强和规范总会内部治理。要持续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慈善,大力发展影响力会员,优化会员结构,健立健全会员联动机制、慈善协作机制和联合劝募服务机制,不断提升机构公信力和慈善影响力。充分发挥总会枢纽型资源型省级慈善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搭建“慈善公益汇”专业支持服务平台,着力培养慈善专业人才,打造专业队伍、专业机构,推进慈善工作网络、机构网络、信息网络建设,不断提升慈善工作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能力水平,推动构建健康有序、多元合作的慈善行业生态和治理格局。
(三)进一步加强“善行贵州”品牌建设,凸显效应。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大力实施推进“善行贵州”系列慈善公益项目和“第二届慈善项目大赛”项目,重点打造“益童乐园”、“退役军人关爱”、“贵州大曲老吾老驿站”、“华茅思源三孝”、“明日乡村医生”、“救急难”、“爱心行动”等品牌项目,加强项目规范管理和绩效评估。持续打造“善行贵州”品牌活动载体,筹备举办2021第八届全省慈善项目推介会、“乡村振兴·善行贵州”慈善公益交流会、“善行贵州·为爱同行”公益嘉年华等系列公益活动,持续推动与影响力机构、企业的慈善公益品牌项目合作,持续深化拓展慈善行业合作和交流,推动“善行贵州”慈善品牌社会效应扩展,不断提升品牌感召力和影响力,推动贵州慈善高质量发展。
(四)进一步加大慈善募集宣传力度,提高“声量”联动开展2021“元旦、春节”慈善情暖万家走访慰问活动。聚焦中华慈善奖表彰和“中华慈善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宣传和贯彻落实《慈善法》,推动《贵州省促进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不断创新慈善募集形式,积极探索“互联网+慈善”,推动网络时代贵州慈善新发展。以守正创新弘扬慈善文化为目标,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慈善宣传,强化宣传能力和效果提升,加强宣传矩阵建设、拓展宣传渠道方式,打造宣传精品、弘扬慈善文化,充分发挥慈善宣传在社会倡导和政府倡导中的积极作用,努力营造并推动慈善社会氛围的进一步形成,提高贵州慈善“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