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官方微信
-
扫码献爱心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5-09-01 17:05
8月30日,贵州省慈善总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理事会议在黔东南州凯里市举行,会议安排了主题研讨交流环节,9位来自民政、企业、商会、慈善组织、公益平台等领域的代表围绕“汇聚社会力量促进慈善发展”议题开展研讨,为贵州慈善高质量发展献智出力。
省慈善总会副会长、贵商总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孔祥柱率先围绕贵商总会参与支持贵州慈善公益展开分享,提出践行“大慈善”理念的四大路径,从壮大慈善队伍、联动做精公益项目、协同提升公益能力、搭建多元合作桥梁方面,进一步深化与省慈善总会的联动。“当商业力量与慈善精神深度融合,必将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温暖动力。”孔祥柱表示。
社会力量为慈善注入活力,而品牌建设则为慈善事业赋能增效。“慈善品牌在于真实、温暖的内容叙事,表达公正、诚信、友善的社会价值。”省慈善总会常务理事、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何京围绕“善行贵州”品牌建设指出,新时代慈善品牌需立足真实温暖的内容叙事,创新短视频、AI等传播手段。
互联网平台正以技术与资源优势助力贵州慈善发展。字节跳动公益平台的代表介绍,平台不仅打造“益童乐园”“大山里的艺术课堂”等标杆项目,还在榕江洪灾中支援448万余元重建款,她说:“开展区域公益,能让公益更贴近当地需求,调动本地资源”。
社会责任始终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省外爱心企业积极投身贵州公益,为贵州慈善事业发展添砖加瓦。河北品高商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宗朝提及企业“雨露助学”等四大公益板块,目前,该企业已向贵州省慈善总会捐赠500万元,让爱心惠及黔山秀水。“财富来源于社会,也应当回馈于社会。”王宗朝说。
贵州本土企业以产业发展赋能公益。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李红生介绍,董酒秉持“汇利及仁”价值观,在推动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投身应急救灾、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领域;此外,企业还通过设立“员工健康基金”、组建志愿服务队,将人文关怀与慈善精神融入内部管理,让员工成为公益的践行者与传播者。李红生表示:“企业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经济效益,更在于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公益从来不是孤军奋战,应盘活自身资源优势,让善意汇聚成更大力量。”贵州茅台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杨燕在会上分享了该基金会“三个坚持”的专业化运作经验。从坚持“战略引领”,编制公益五年战略规划,以“1+2+4+N”路径打造公益矩阵,到坚持“协同联动”,构建产业链公益生态,再到坚持“专业服务”,开展60余个项目惠及超300万人次,茅台公益从助学行动升级为公益生态的生动实践,为贵州慈善发展提供了专业化经验借鉴。
“慈善款物是受灾群众的‘救命钱’‘暖心物’,必须确保其规范运行、阳光透明。”黔东南州民政局局长王光明介绍,面对今年榕江、从江等地特大洪灾,当地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救助体系,通过线上线下共募捐1.84亿元。在实施分类精准救助和强化款物监管的措施下,确保了每一分钱都用于在应急赈灾中,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安全。
社区慈善则精准对接群众微需求,守护民生底线。毕节市慈善总会会长辜康乐介绍当地通过“四力四强化”,从改革筑基、数字公益、善款筹募、公开透明四个方面,推动社区慈善发展,目前已设立68支社区慈善基金,实施547个民生微实事项目,让慈善温度直达基层群众。“我们始终致力于让每一分善款都在阳光下运行,不断提升公益资金使用效能。”辜康乐说。
无论是应急救灾、常态化公益,还是基金会与地方组织的运作,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督保障。“监事会的根本目标是与理事会同向,共同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省慈善总会监事会监事归东表示,监事会将聚焦内部治理、财务管理等重点履行监督职能,守护社会各界的善意与信任,为贵州慈善事业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此次研讨交流凝聚多方共识,社会力量协同发力的贵州慈善新生态正在形成。